来源:小编 更新:2025-02-19 17:08:05
用手机看
你知道吗?最近以太坊的算力增长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呢!这不,高盛都开始加大投资了,比特币和以太坊的ETF投资暴增,这背后可是藏着不少门道呢。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,看看以太坊算力增长背后的那些事儿。
2024年第四季度,高盛可是大动作连连,把以太坊ETF的持有量直接翻了两番,比特币ETF的持有量也冲到了15亿美元以上。这可不是小数目,要知道,高盛可是全球金融界的巨头,他们的动作往往预示着市场的风向。
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的13F表格显示,高盛把以太坊ETF的持仓从2200万美元提到了4.76亿美元,这几乎占据了贝莱德和富达两大基金的总和。而且,他们还向灰度以太坊信托ETF投入了630万美元。至于比特币ETF,高盛更是加大了力度,购买了价值近12.8亿美元的iShares比特币信托基金股票,比第三季度增加了177%。
这背后,自然是因为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市场价格上涨了。从第四季度初到季度末,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价格分别上涨了41%和26.3%。看来,高盛这回可是看准了时机。
说到以太坊,不得不提它的技术架构。以太坊属于公链,所有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功能。从上到下,以太坊的技术架构可以分为应用层、合约层、通信层、共识层、网络层、数据层和存储层。
其中,共识层可是以太坊的核心。以太坊的共识层封装了网络节点的多种共识机制算法,主要有Pow(Proof of work)、Pos(Proofof stack)和Casper。
Pow算法,也就是工作量证明,是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的基石。矿工通过破解密码学难题,争夺记账权节点,广播发送到区块链网络等待其他节点验证,区块打包加入区块链。这个过程中,算力可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功能,更是让算力增长如虎添翼。目前已经存在180多万个智能合约,它们能表达规则明确、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的业务,还能表达规则不轻易修改的业务。
以太坊中的Ghost协议,就是为了解决以太坊快速出块产生的问题。由于出块时间极短,新发布的区块可能还未完全传播到整个网络,导致区块链频繁分叉。Ghost协议通过判断最重子树来决定主链,而非单纯依赖长链原则,从而提高了系统安全性,解决了孤块奖励问题,提高了TPS(每秒交易数)。
尽管POS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,但以太坊POW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仍具有显著优势:
1. POW共识机制的去中心化与安全性:POW网络的安全性依赖于广泛分布的算力基础,从而降低了中心化的风险。
2. 继承以太坊的技术创新:ETHW继承了以太坊在智能合约、去中心化金融(DeFi)和稳定币领域的技术创新。
3. 市场验证的技术可靠性:ETHW继承了以太坊在POW时代的技术成果,这些技术已经被市场广泛验证。
ETHW在POS时代中,特别是在愿景、组织和资金方面,仍存在显著劣势:
1. 缺乏清晰的愿景:一个明确的愿景是区块链项目长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。
2. 组织和资金不足:相比于在POS系统中财富集中的情况可能导致决策的中心化,POW网络通过分散的计算资源来保障公平性和去中心化。
尽管以太坊现货ETF的资金流入呈现强劲增长,但并未对以太坊的市场表现产生显著拉动作用。这背后,可能与以太坊生态中的诸多争议有关,尤其是在Layer2的运营模式上。
近期,有人在社交平台X上批评道,Layer2 网络实际上正在“寄生”于以太坊,成为其通货膨胀的主要源头。虽然 Layer2 为以太坊带来了网络的可扩展性和高效性,但其背后的经济模型和运营机制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。
本轮周期内,ETH 的表现大幅落后于市场整体,有人将其归因于“车重难拉”,有人指责以太坊基金会(EF)德不配位”,而最近的这个周末,Layer2 又成为了社区口诛笔伐的对象。
总的来说,以太坊算力增长的背后,既有技术进步的推动,也有市场需求的拉动。在追求算力增长的同时,我们也要关注其背后的风险和挑战,确保以太坊生态的健康发展。